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分支族谱 >

西昌南富王氏合族并谱跋

时间:2018-04-04 19:15点击: 关键字:西昌,南富王氏,明远,扆
扆祖(明远)生师儒、师孟、师仲;师儒生明道、美道、乐道;明道生元轸、元轼;元轸生善焕、善煇、善熺;元轼生善煜、善炤;善焕生必胜、必脍、必㬴。
 
一、谱 神
       
      如果细心读阅国史,那么书中浩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自然地就翻腾于你的心田,有如一部千集历史连续剧,你所有的爱恨情仇也随之游行那字里行间并被一一引燃,而后波澜壮阔情景交融不能自已,仿佛自己可以被湮灭在长河咆哮里,你偶尔只是冥空之中一颗星,偶尔只是无边沙坵里的一块石子;仿佛也可以于漫天大雪飘舞的宁静中又突闻马蹄声碎,你偶尔只是一声嘶鸣或鼓响,一声长笛或哭喊。知道是过去,恍惚也是现在。
       如果细心阅读族谱并与国史相勾连,那么你会知道族谱是如此恰当及时地契合着国史的节拍在上下起伏:国家衰弱的时候,家族便总是伴随着平平淡淡和不幸接二连三或突然高亢紧张,你会听闻得到诗人在其锦绣文章里呐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内忧外犯的时候,你就会观看得到家族总是挣扎在饥饿或逃荒迁徙之中,贤母为儿刺下“精忠报国”,忠义之家举族为国征战;国家破碎的时候,你就会阅读得到家族人口凋零,颗粒无收和瘟疫流行,妇人哀嚎于荒野,卖儿卖女,慈弱的祖母乞讨于街道流离失所,忠厚家族开仓放粮广施天下苍生,各地大族纷纷揭竿而起……。
       史官围绕江山社稷国泰民安主书皇帝或朝廷更迭这些大事,地方县志主述地域现状和发展,而族谱补充着国史县志而侧重于记录普普通通的你我百姓家庭和家族成员谱名字号生殁葬、简历、家族迁徙、繁衍世系、祠堂祭祀、住宅墓地风水方位和族规家法等。族谱具体内容包含:源考、先祖列传、首修谱序、续修谱序、派行叙、迁居序、序跋、碑文、像赞、诗赞、历代迁徙考、某公寿文、某公墓志铭、某公行状、某公致仕荣旋序、祠堂记、祠屋山地祖基图记、重修祠记、重修祖墓记、族规家训、祭祀仪注、祀规、修谱例凡、开先衍派图、世系总图、祖派世系分图、房派支世系分图、房派家风善行榜、贞洁流芳、寿星榜、家塾记、家庙记、寻根问祖考、自传、修谱组委、功德榜、后记等。
       国史县志只有借鉴参阅族谱,才能完整无遗地书叙社会人间大事。各族各谱无一不是以孔孟之仁、义、礼、智、信为人世言行准绳,祖训家规无一不是告诫子孙孝悌和睦、乐善好施、忠义忠厚、裕后光前、型仁讲让为处世之本,无一不是以考取功名出仕入阁为荣,无一不是以入名宦乡贤为耀,无一不是以请来朝廷大员和巨公名儒题字序言为骄。国史县志是族谱的导向,族谱是国史县志的补充和基础。族谱不仅是历史,也是宗族树人以伦理道德的必备教科书。古代家族设私塾于祠堂内供所有子弟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其间贤德父母遵照族谱要求言传身教儿女孙娃,同时实践于宗亲邻里,而后通过乡试庭试的子弟便可直接出任县令等各级要职了。我族支萍北石溪王氏始祖希平公之父王一贤公便是一例,后来为陕西名宦而入四库全书。萍北石溪谱总结族谱之作用而言:“载先人之善以为后世法则”。
       祠堂族谱而铸就的家风成为国运演绎交响宏乐中的一首神曲,和平时期曲调往往优雅,山河破碎时曲调常常沉稳不乱而坚强,劫后再生时曲调一定强劲高昂。我们祖祖辈辈人人都是这首首神曲中的每一个音符,尽管可能只是低音部分的那个休止符或不发声的音符,但从未曾缺席,也从不曾旁观。天下家族承前启后或兴或衰,你方唱罢我方又起,和着国运的主旋律而交响不息。我们即是父亲、儿子、孙子,我们也是一名工人,或农民,或是战士。我们无论如何都可以被写入族谱,同时也在力争载入史册去光宗耀祖。我们或显或不显但都在默默无闻地勾连着家族与国家,我们是烙印有各自家族的国民。你即沐浴在家凤国韵里,家凤风国韵同时也由你演奏和高歌。
       如果将族谱的世系自今而古这么一一按迁徙居住地相连,那么我们就能在地图上画出一颗生命之树或一条生命的藤蔓,无数这样的大树和藤蔓匍匐在大地便形成了无形的生命之林,各有其根,也有其枝叶,也各有其遗传种性而多彩多姿:同样秋来硕果累累冬来叶落,又春来一起嫩芽初露,那般清秀翡翠,那般生机勃勃!
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并荡漾在这方文明里,你便有了这样的肤色、头发、眼睛、语言和文化思想;因为你生长在这颗家族大树或藤蔓上,于是你有了这样的姓氏,生命里便融入了你所有先祖的遗传基因而有了这样的笑貌容颜和种性;因为先祖们和自己过去世的善行功德,于是你今世轮回来到了人间。比如一池莲花,莲花绽放摇弋于清风绿波,而莲藕串串静卧水下淤泥之中。当年释迦摩尼佛“沾花一笑”说了一部【大乘妙法莲华经】,佛祖是否是在借莲花演示生命的真谛?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比喻是一朵朵绽放的莲花,那么长眠于大地的列祖列先为什么不可以比喻是那一串串莲藕呢?为什么佛经说有无相生?为什么【心经】说“不生不灭”?你我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呢?如果历史果真已经湮灭在时空里而无有了踪迹,又何故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兴衰”?先祖们已经化作了泥土,而你我的肉体也必将化作泥土,为什么圣人制定诗书礼乐又制定族谱?不然,佛祖夜睹明星,所悟何道?
       佛经讲解娑婆世界生命的真实,概括为有情无情。有情即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轮回于六道。无情即泥巴瓦块树木花草河流山川等可见或不可见之物,它们因为没有神识私欲而无有轮回。有情无情随缘和合而示显无量生命形式(远非你我主观臆想的那么单一)。或许是人生短暂也容易浑浑噩噩,常处无明烦恼而不自知之中吧,于是圣人制定族谱以便你我的“注册”,这就好比你已持有了有效身份证而能自由旅游于国土之内那样,你的灵魂于是而能顺利地遨游于太虚之中而能有缘接受到诗书礼乐的教化?再进一步通过修行正心,于是大根机的人而能在祠堂神位和祖坟之前虔诚地行祭祀之礼时,感应到另类生命形式的存在,聆听到那“神”的嘱托和启迪,接受诸“神”的护佑?
       我以为如是。但愿平凡的你我百年之后当灵魂突破“隔阴之迷”腾升于太虚的时候,能获取列祖列宗的福佑,并保驾护航于你我再顺利投胎人间!
        族谱岂止是简简单单对逝者的名字记录而非“经”也,族谱内含的玄机岂是世间凡夫俗子而可以悟解通达呀!又岂是用文字可以述说圆满呀!人群中下学而上达这些幽冥道理的人凤毛麟角。世间常言大道至简而衍化至繁焉,而如果你一定要追根求源,只好去问寺庙里同样也悟道的高僧,或自己遁入空门精诚修行再入甚深禅定,去证佛知见而了知莲花与莲藕的道理。但我相信深入禅定的前提一定需是按族谱这本“经”里所说的那样从诗书礼乐入而先学会敦善笃行地做人,而后才能神往,而后才能知“神”。
       汉典释“神”从示从申,“示”启示智慧万能存在,“申”是天空中闪电,而引出万物者也。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十几年至诚于族谱,电闪雷鸣之际偶尔也觉“谱神”时隐时现呀!
       《诗经》语: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你也会有你的妻室儿女,而后你的儿子承继着这一切种性再向未来繁衍。你难道不愿你的子孙后代在你的墓前祭祀?你难道不愿福佑你的子孙后代生生不息?
       【大学 】曾子言: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有感昔日初闻智琦言“谱神”新词,今整合明道、美道、乐道族谱之际而感西昌南富王氏之“谱神”,故作“谱神”一文。又跋。
 
二、西昌南富王氏辈份字行随笔
 
       始祖明远公讳扆自北宋景祐间(即公元1034-1038年)自安成连岭徙居西昌南富以来至今已980年。自南宋末年西昌南富王氏始创族谱以来,世人常言南富王氏为师儒位下明道、美道和乐道祖三派,而极少言及师孟和师仲位下后裔了,可能是他们不曾在南富安家立业并繁衍后世吧。如以村落族群计,至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明远公南富王氏位下约有大小支族至少80支,尚未计算寓外省族支。至于今日族支及人口数量则皆无从统计了。
       此次旧谱再版,是指以明道祖派(顺德堂)和美道祖派(合一堂)嘉靖四十三年合修谱又明远公位下前十八世为基础,再新添加乐道祖派(联辉堂)前十八世部分而实现先祖们“合族并谱”之梦想。仅就以下各族支堂谱简述如下:
       (一)、西昌南富王氏嘉靖四十三年续修合谱
       此谱共发行一百七十套,今仅存一孤本,现收藏于栖龙乡顺德堂,据说此谱是几十年前以100元人民币收购自一位宗亲老人的。此谱续修于公元1564年,为明道祖派和美道祖派第四合修谱,所修世系至十九世“承”字辈止,距今454年。当时主持修撰者为修斋王大卿如悔公、提举半峯宗岳公、鹅泉宗徐公和水村诸君。时任朝廷中顺大夫平川郭应奎和翰林院前掌理陈昌积、中顺大夫知嘉兴府事前礼科给事中工部都水司郎中郭应奎、中宪大夫四川按察司奉勅提督学校副使眷生胡直撰谱序。另外,此谱还涵盖以下重要信息:
       1、明道祖派和美道祖派统一派辈份字行为“承(启)、世、唯、德、敬、修、克、昌、隆、文、斯、显、有、孚、于、邦、家、庆、衍、长、星、祐、景、象、既、受、多、祉、慎、尔、贯、常”(十九世至五十世);原美道派正统年续修所定辈份字行为“如、一、万、信、启、世、维、德、敬、锦”(十六世至二十五世)。时族人赋予明道与美道祖派辈份字行合二为一以“承上启下”意涵,故而明道原有“承”替代美道原有“信”,再“启”下而成新辈份字行诗。
       2、用持公和民望公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主持续修南富王氏三续修合谱。明道祖派各支族统一十四世以后辈份字行为“正、仁、宗、良、继、承…”(十四世至十九世)。美道祖派各族支统一十五世以后辈份字行为“如、一、万、信、启、世、维、德、敬…”(十六世至二十四世)。时任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兼经筵官前国史总栽王直、翰林学士奉政大夫兼国史同知制诰兼经筵官陈循德、朝议大夫国子监祭酒金陵李时勉、正议大夫资治尹礼部左侍郎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筳官太原王英撰谱序。
       3、【永乐大典】主编解缙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来到南富雁翼堂为南富王氏亲撰二续修合谱并序跋。此谱含明远公位下前十三世并尊明远公为南富王氏之始祖。‘凡拾陆条’注:“洪武间解公亲注南富族谱世系一卷黄门南斋子孙递相珍收歳久脱落重加整餙仍存其孙如秋收掌与此谱而并传焉”。解缙曾将南富王氏初分为九族支有南塘、枣园、王原、楼居、槐下、浩溪、石滩、池上老居、下塘。解缙亲书洪武谱时南宋谱已遗失不存,且乐道祖派失联。
       芫上及下塘支:民、兴、典、如、一、万、信、启、世、維、德、敬、景(十三世至二十五世);
       松山支:汝、高、寅、遵、如、一、万(十二世至十八世);
       浩溪槐下支:仲、寅、遵、如、一、万(十三世至十八世);
       王家原及钱溪支:(前略)如、一、万
       楼下之:用、光、志、道/怀、如、一、万(十二世至十八世)。
       4、‘凡拾陆条’注:宋绍兴间王氏族谱手笔一卷仍存太守星冈冡子一凯收掌永为世征。南宋之初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南宋名将、宰相洞霄宫张浚和南宋中兴贤相之首赵鼎先后为南宋南富王氏谱撰序,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即兴挥毫‘家宝’。根据东塘王氏族谱记载有美道祖位下元承公殁日,故而认为南富王氏南宋谱应撰成于南宋淳佑(公元1243年)后(估计此南宋南富谱应含乐道祖族在内)。
       5、南宋淳佑癸卯(公元1243年)至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的一百五十一年内明道、美道及乐道祖派未曾合修族谱。
       (二)、南富王氏联辉堂续修族谱
       此谱仅记载乐道祖长子元冲公后裔世系各族支至二十三世“敬”字辈,发行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由西塘族支十九世孙启荇、启蘓、启菽公携二十世孙世佑公和二十一世孙维汲公联合主持续修而成。礼部进士饶州府万年县儒学司训胡有声和礼部进士廷献撰谱序。另外,此谱还涵盖以下重要信息:
       1、洪武二十七年解缙写作南富王氏二修续谱时,乐道祖派各支族人口稀少且与明道和美道祖派失联难寻(乐道祖位下大致有成年后裔十世2~3人,十一世也2-3人,且已徙居刘口壠、仙槎、九城市、太平桥、西塘,因尚未曾显赫成族群),当时应是故未曾与明道和美道祖派合谱;
       2、正统十一年乐道祖派元冲房各族支分别与明道和美道祖派取得联系并分别各自遵从明道或美道祖派辈份字行,其中
       西塘虞塘支:大、光、巨、玉、如、一、万、启、世、維、德、敬、修(十二世至二十四世);
       西塘茅塘支:大、友、明/贵、永、瑞、玉、万、启、世、維、德、敬、修(十二世至二十四世);
       西塘高陂支:大、宣、正、仁、宗、良、继、承、世、維、德、敬、修(十二世至二十四世);
       西塘刘口壠支:尚、仰、一、万、启、世(十五世至二十世);
       严莊巷口支:君、乾/钦、珂/庆、一、万、启、世(十四世至二十世)。
       3、乾隆三十九年乐道祖派元冲房各族支首度“合族并谱”并遵从嘉靖四十三年明道和美道祖派新辈份字行;
       4、乐道祖位下西塘支族出进士一名十三世光秀公赐进士及第奉直大夫司经局洗马。严庄巷口族支出县令一名十二世处节公永乐任浙江宁波府奉化县知县。
      (三)、东塘王氏家乘
此谱仅载乐道祖次子元绍公位下东塘支族法兴公后裔世系至三十四世“谋”字辈,为四续修族谱,公元2010年版。三十一世树菼公、树莳公、树荆公、树莞公、剑华公主编,树莞、赤心撰谱序。另外,此谱涵盖以下重要信息:
      1、东塘谱清晰载有南富前六世谱名及生殁葬年月信息,而顺德堂和合一堂自洪武二十七年各合修续谱皆未曾载有,以此可知南富南宋谱大约撰成书于南宋末年,所定辈份字诗可能就是今东塘谱载:远师道元善 必希圣贤传 法奉慕九羊 秉钦明玉尧 文天易衍图 昌大吉宜锦。
      2、东塘王氏载扆祖第十一世法兴公生元延祐甲寅即公元1314年,殁明洪武庚午即公元1390年,于元末明初自仙槎(今泰和灌溪镇)独自徙居东塘开基。法兴公应随身携有原南宋谱的。
      3、据东塘族宗亲说,东塘一、二续修谱今已遗失不存。东塘一修谱时间应依据大瑶大璭公在生时间而定,即嘉庆公元1805年-道光公元1841年,嘉庆公元1818年-咸丰公元1860年。二修谱为光绪公元1883年。三修谱为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四修谱为公元2010年。大璭大瑶公应该是在始创东塘谱时制定新排行诗:树德贻谋远 忠贞世代扬 启贤相机盛 家学绍槐堂。
      (四)、萍北石溪王氏敦善堂谱
此谱为美道祖位下民望公芫上支族后裔敦善堂五修续谱,至三十三世“熙”止。三十一世孙“有”字辈钛功主编,二十九世斯坚公携钛功撰序。始祖王君讳万交字希平于明朝万历四十二年携美道祖派明正统甲子年谱自陕西洛川槐第迁徙萍乡石溪开基。以此谱可知明正统年续修谱时美道祖族原谱各项内容,如原定辈份字行:如、一、万、信、启、世、维、德、敬。敦善堂一修谱撰写于康熙三十四年即公元1695年,二修续谱撰写于嘉庆四年即公元1799年,三修续谱撰写于同治六年即公元1867年,四修续谱撰写于公元1995年。万交公之父一贤公为民望公五十玄孙之一,随父如时公迁浙江金华(如时公任金华训导,在任2年后殁)再携母及弟一赛迁四川南部县,后中举而出任陕西洛川县令并恩赐进士,入四库全书陕西通志名宦。
     (五)、南富派两塘村王氏宗族谱
此谱为明道祖派顺德堂位下支族合谱:存德公位下大中堂、伯崇公位下重庆堂、钦泽公位下怀德堂、大锭公位下衣德堂又遂川双桥大岭支派,至三十二世“孚”字辈止。二十九世孙斯坚公主编,公元2008年版。余略。又跋
 
 三、民望芫上,乐道灵应
       
      西昌南富王氏嘉靖四十三年续修谱存世已经454年了,是一本这个世间非常难得一见的古籍族谱。 但因为此谱被经常翻阅,破损程度正在逐日加重,由是初念只是想如何保存这“家宝”。继去年夏天整理完成美道祖派前十八世族谱后,又应智琦希望也将明道祖派前十八世整理一下的提议,于是才有了后续一系列围绕西昌南富王氏族谱的写作,谓之“旧谱再版”。但由于在整理明道祖派家谱复印册过程中发现缺失页很多,才又萌生吉安泰和一游的念头,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寻找“芫上”。拖拖拉拉了大半年,成行之日已是农历冬月小雪日了。
       如今厦门开往赣州可以乘坐动车高铁,赣州再转往吉安却依然还是一段普通列车。十几年前第一次从厦门去往泰和寻根也是经由赣州这条线路。如今车窗之外山峦更显秀美葱绿,河流更显清澈饱满,而车厢之内已是“换了人间”。虽然动车更显快捷,只是应接不暇的画面转换已不容你细细咀嚼品味,不容你遐思动情于那方山水而后再将文字翩翩点缀。岁月匆匆流逝,十几年风霜雪雨也已经将人刮擦得逐渐老态,但内心依然喜欢独自乘坐着火车旅行,依然乐于饶有兴趣地东张西望或将那些趣味随意拍照,依然喜欢傻傻地坐在车里呆滞,依然喜欢和着奔驰的叮咣声断断续续地晕眠……或许是动中的静更为宁静而宁静里的动反而更为澎湃吧,或许只有任性地自由释放在这种氛围里偶尔才能觉知何谓童真吧。
       初念总是那么单纯,而后就会放荡不羁,再无故衍生出更多的新念,最后脑袋瓜就都会鼓鼓囊囊的而再无处加塞。定神梳理此次吉安之旅所欲达成的事项有:一是拜会益之祖楼下族雁塔堂长老明德公并与之一道寻访“芫上”;二是探视病中的斯坚;三是到两塘顺德堂查找明道祖派族谱缺失页;四是拜祭位于九狐坑的美道祖墓;五是落实位于宜春市内的一套住房的拆旧搬迁和新房挑选;六是冬至日完成祖父墓地由萍北石溪迁葬长睦岭上。所有念头中并没有乐道祖族,没有东塘西塘,也没有“合族并谱”的概念。
       实际上“乐道”这个名字仅存在于南富王氏嘉靖四十三年谱(即明道祖派+美道祖派合修谱)中某几篇序文里,而没有“乐道祖派”这么一个独立世系章节。一直以来,西昌南富王氏各支族宗亲偶尔会提到“乐道”,但却再无任何蛛丝马迹可供分享,俨然乐道祖从未曾存在过,或已失联几百年之久而异常陌生了。
       那些缺失页的某几页依然没能在原谱中找到。主持顺德堂日常事务的正一公说遂川东塘支可能是目前唯一被发现的乐道祖后裔,早先斯坚说曾欲向东塘宗亲索谱一阅但遭婉拒,以后也就几乎不再提及。大家在我的坚持下,同意第二天去拜访遂川东塘村,估计正一公的内心也是希望合族并谱以完善南富王氏谱系吧。当天下午还拜祭了位于九狐坑的美道祖墓。
       东塘村位于遂川枚江乡井冈山大道路旁,距栖龙乡直线距离约四十多公里,走G105国道约1小时多车程。记得很多年前曾搭乘过东塘宗亲的车从栖龙来过一次遂川县城并受到过东塘宗亲设宴款待,所以记忆中对东塘宗亲有“朴实大方,且待客礼貌周全”的感觉。此次直奔东塘村乐道族谱而来,事先正一公也已电话通知东塘王氏族长树菼公。“旧谱整合再版”是在“如能侥幸一阅东塘谱”的心态中蒙发出来的。
       走进东塘王氏族长树菼公家,初入眼帘的便是摆放在客厅茶几上的一堆老谱!顾不得主人是否许可和摆谱论辈称叔道侄,便独自走上前去拜谱并翻阅起来!或许也是怕被“婉拒”吧。
       初阅东塘族谱前面六世便令我唏嘘不已并喜上眉梢!东塘谱载:扆祖生师儒、师孟、师仲;师儒生明道、美道、乐道;明道生元轸、元轼;元轸生善焕、善煇、善熺;元轼生善煜、善炤;善焕生必胜、必脍、必㬴。东塘谱上对元、善、必三世的记载竟比明道派族谱的记载还要清晰,且附有字号和生辰殁葬年月! 正因为读阅到这些内容,我即刻意识到并惊讶地说:“原来乐道祖带走了南宋谱!” 从此谱记载元功公殁于淳祐壬寅(公元1242年)和元承公殁于淳祐癸卯(公元1243年)来看,南富王氏南宋一修谱大约成书于南宋末年,并定辈份字诗可能就是今东塘谱载:“远师道元善  必希圣贤传  法奉慕九羊  秉钦明玉尧  文天易衍图 昌大吉宜锦”。但明道和美道族在“善或必”字辈以后未再遵从这一辈份字诗,最可能的原因是明道和美道“善或必”字辈的人这时已成人并生活于南宋末年元朝初这么一个改朝换代的特殊时期,不可避免地都参与了文天祥和仲鸿公领导的勤王抗元,近80%的战场死亡率以及族谱的遗失,故而造成无谱可循,从而存活下来的族支才不得不各立本支族辈份字行(参见世系图),而未再遵从原南宋辈份字行。南富王氏第二次续修族谱已是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解缙为南富王氏手书族谱并作序跋),这时明道和美道祖派第十二世(扆祖为始祖)已在世成年。东塘王氏载扆祖第十一世法兴公生元延祐甲寅即公元1314年,殁明洪武庚午即公元1390年,于元末明初自仙槎(今泰和灌溪镇)独自徙居东塘开基。法兴公应是在南富二修续谱之前已经离开泰和(随身携带有原南宋一修族谱的)。
       原本只是奢求能一阅乐道联辉堂谱并做些相关笔记,不料意外获赠一本2010年版“东塘王氏家乘”东塘王氏四修谱牒!凭此谱而隐约可窥见南宋一修谱之大概呢!
       东塘族三修族谱序言:“传至十一世,大璭大瑶等,始创谱系……但,距修理时间已逾百有余年,设不再行修理……。”可知东塘一修谱时间应依据大瑶大璭公在生时间而定,即嘉庆公元1805年-道光公元1841年,嘉庆公元1818年-咸丰公元1860年。二修谱为光绪公元1883年。三修谱为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四修谱为公元2010年。大璭大瑶公应该是在始创东塘谱时制定了新排行诗:树德贻谋远 忠贞世代扬 启贤相机盛 家学绍槐堂。据东塘族宗亲说,东塘一、二续修谱今已遗失不存。明道和美道祖派“有”字辈对应乐道东塘族“树”字辈。
       寻找萍北石溪王氏之上源美道祖位下民望公“芫上”支族居住地及民望公后裔是我在主编“萍北石溪王氏五续修谱”之时就已非常注意的事项,但多年来从各方面都寻找未果。按嘉靖谱载,池头族派分有汝琦公松山支、民望公芫上支和民后公下居支三支。民望公芫上支又衍派出如砥公西塘分支。正是因为这条“西塘”线索,在和明德公从万安雁塔堂返回马市镇的当天下午, 在正一公和苏溪镇一位蒋姓警官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了位于梅峰五龙山麓左苏溪镇境内的西塘村。
       在西塘村得知有老谱存世一事令我血压飙升兴奋,只是那天下午保存老谱的宗亲外出未归而未能即刻查阅。现有西塘族人只知其祖先来自南富,却也说不清是哪派哪宗。是夜,满脑子念头纷飞而难以入眠。第二天上午正一公和斯坚公如约而至。马市镇至西塘驱车约30分钟左右。
       阳光普照之下翻开西塘谱,耀眼光芒中映入眼帘的却是“南富王氏联辉堂续修谱”!如此始料不及的结果,令我错愕得张嘴发呆! 许久之后才知道自己正处悲喜交加之中!悲的是“芫上”依然杳无音讯,但更喜的是乐道祖灵应,尽然让我意外获得乐道祖派联辉堂谱!
       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栖龙乡的南富宗亲们尽浑然不知乐道祖派族人近在咫尺呀!应该是乐道祖灵应呀!应该是西昌南富王氏“谱神”在指点迷津呀!应该是扆祖在天之灵在鬼使神差助我一臂之力呀!不然此番旧谱再版又能有何新义呢?合族并谱又怎能算完满呢?联辉谱的发现基本撩开了笼罩在西昌南富王氏上空的一切迷雾。
       从乐道祖后裔的生殁日期来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解缙写作南富王氏二修续谱时,乐道祖位下大致有成年后裔十世2~3人,十一世也2-3人,且已徙居刘口壠、仙槎、九城市富源、太平桥、西塘,因尚未曾显赫成族群,亦无热情与南富联系修谱。而南富这方则是难以寻找到乐道后裔的缘故吧,因而洪武谱不载乐道祖后裔,再别无它因了。
       现有的这本联辉堂乾隆年谱成书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其格式和序文明显参照了明道和美道祖派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合修谱,之前和之后就再无证据表明联辉堂有过续修谱。但也由此可见乐道祖两房与明道祖派和美道祖派在乾隆三十九年前后一直是有联系的, 只是后来又慢慢疏远并变得互不知晓了。从乾隆年谱载人数上,乐道祖(配袁氏生长子元冲)位下天泉公西塘族支最盛。对比世系人数,乐道祖(娶项氏生次子元绍)位下法兴公东塘族支次之。但如今的西塘村已远远不及东塘村那般兴盛了。
       乐道祖联辉堂乾隆三十九年谱世系包括前二十三世至“敬”字辈止。
       关于明清时期“芫上”所在地,比较敬翁公位下之池头、松山、芫上各支族墓葬地名,相同名称有:羊家屋后、伍家大园、羊子安屋场、莲花坪、龙峡背、雪竹洲、池南、塞坛上、上高园。以此可知“芫上”应位于今池头至松山之间,武山之正南而蜀水北,临大池之岸坵,而非它处。据与池头村宗亲及几位外姓村民交谈获悉池头王氏原有一座三进式祠堂,因年久失修,解放后逐渐坍塌而成废墟,其原场地目前已被改造成为新农村健身广场。无人记得祠堂其名,也未曾有谱牒存世。还有池头王氏村民隐约说以前老辈们口头曾说现有王氏部分迁自附近村落(亦为民望公之后,但也不知具体迁居年代及何处村落),还特别强调此公中进士后曾供职于皇帝身边等等。泰和县志载卷二十人物列传十载:“王俨字民望,南富人,生而聪颖。早年博极经史,尤邃于易,登正统七年进士,初授行人,出使两广,转交户刑给事。以言事谪簿郯城(今山东省郯城县)。天顺癸未因疾致仕归里,筑武溪桥建祠宇。暇则教子侄读书。求诗文者趾错于户,当时重之。成化间纂修英庙实录,聘为总载,后为澄江书院师。居家三十年,削迹府城,号甘贫叟,所着有南斋集(康熙志)。按宏治志,俨转兵户二科给事,中未尝为刑部也,康熙志误。” 从以上信息,民望后裔寻根问祖可视今之“池头”为“芫上”。民望公殁葬武山云峯寺,位下五子,孙男十五,曾孙三十,玄孙五十。配彭氏葬伍家园,继刘氏附葬美道公坟左。萍北石溪王氏敦善堂为其五十玄孙之一,即王一贤后裔。其余皆未详。
       谱载乐道配袁氏生元冲,夫妻合葬本里象岭附葬祖明远公坟左。后又续娶项氏生元绍,项氏葬遂川慈云寺。
       特此简述此次泰和之游意外获乐道祖族谱之轶事于以上。之后北上宜春萍乡,冬至后返厦。是为跋。


作者:厦门王钛功

Copyright © 2011-2015 庐陵王氏网 版权所有: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
办公地址 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中天宾馆一楼(位于吉州区鹭州东路28号,吉安市邮政局对面,附近有6、9、10路公交车站点)
联系电话 18079655915 庐陵王氏该公后裔QQ群 23612981 网站联系 王义和电话 18079655915
本网站资料仅供王氏宗亲寻根问祖、交流联谊、谱牒研究和文化传播,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如须转载敬请注明网站及作者!
Power by DedeCms chn-w.com赣ICP备120048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