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庐陵王氏 >

忠义众望所归 圣旨俎豆文庙

时间:2018-11-19 16:53点击: 关键字:王炎午,文庙
王炎午这位忠烈义士,距今已七百多年了。但他的事迹却总能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的后世之人。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回首看看王炎午在他一生中的作

王炎午这位忠烈义士,距今已七百多年了。但他的事迹却总能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的后世之人。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回首看看王炎午在他一生中的作为,尤其是那篇《生祭文丞相》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愿,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一生的所为都代表了当时广大且又具有正义感的人们的一致愿望。他的这种纯粹的爱国精神和对父母极其孝道,救困扶危、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所折射出的是这个民族的根和魂啊!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啊!用现代的话来说,王炎午一生的所作所为,是释放了一种社会正能量啊!能不被世世代代的人如此推崇备至么?
还是在明代,就有许多文人志士对王炎午的那种忠贞气节,极力称颂,并敬佩不已!因而纷纷撰文以示推崇。朝廷也将王炎午的事迹录入了大明一统志书中,并传颂千古。
明宏治辛亥年(1491),有朝中大臣提议,为王炎午塑全身像,列入乡贤祠,与其他乡中先贤同享世人祭祀。有资料载:“先生文学,德行兼备也。”“其宋贤之名又载本朝一统志书,先生虽死犹不死也!”先生去今二百余年,而文行之名,彰彰在人耳目,世岂多得者耶?”“先生文章有稿,忠孝有传,殆将日月争光,贯金石而不朽!”祀不祀何撼焉。然盛德不祀,实为缺典!”于是此年“蒙台省诸公可其请”“乃举先生从祀于本县乡贤之祠。”“自是先生得与吾邑诸先达聚首一堂,论心于千古,又得于信国文公肝胆相照于百里之内,亦可谓盛矣!”因而,自那时起至今,王炎午的全身塑像则一直伫立于安福县(博物馆内)之孔庙中,长年为后人所瞻仰和祭祀。
又明嘉靖年间,有朝中大臣王顒等,为能使王炎午的忠烈事迹更广泛地得以弘扬,因而奏本上书嘉靖皇帝,将王炎午的忠烈事迹尽书于奏章之中,请求嘉靖皇帝下旨,表扬忠义,追陪祀典,请将王炎午的灵牌位从祀于文天祥祠堂内。
其在《奏请从祀文山庙疏》的奏折中,写道:“礼部儒士,臣王顒。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谨奏:为恳乞天恩,表扬忠义,追陪祀典,以快人心,以风天下事。
窃念臣祖王鼎翁,系宋太学生。当宋末适丞相文天祥起兵勤王。臣祖鼎翁慷慨谒军门,谕丞相自愿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復请购淮卒,参错戎行,以训江广乌合之众。其他参佐谋议甚多。天祥嘉纳,目为小范老子。及天祥被执,为生祭文以速其死。历陈其可死之义,反复古今所以死节之道。累千百言。
其曰:“鼎翁丞相乡之晚进士也,进而父殁,退而国亡!生虽愧‘陈东报汴’之忠,死不效‘陆机入洛’之耻。既而世移运改,遂更名炎午。矢心不仕。乃者幸遇国朝,编辑大明一统志。已将臣祖鼎翁与天祥事实,大略收录。垂信千古,可谓至矣。
然臣祖鼎翁之心与事,犹有未尽快于天下后世之心者。其生与天祥同事,而死未得与天祥同室也!臣惟本府旧有天祥祠堂一所,其一时与臣祖鼎翁同事诸臣,如赵时赏等,俱蒙先后收录从祀。独臣祖鼎翁未荷表扬。其在有宋,与时赏诸臣忠烈无二,均谓之忠君忧国,舍生成仁。
而褒恤之恩,从祀之典,似未可以彼此而有遗也!昔先儒吴澄,读臣祖鼎翁之文献曰:‘其刚烈之气,真可与天地间风霆日月相永久!’臣邑学士李时勉,为臣祖作《忠孝传》,亦曰:‘鼎翁死国之志,即丞相死国之心,丞相死国之心,即鼎翁死国之志。’‘死则建功于当时,言则立纲常于万世。言与死其义一也!’
臣祖鼎翁之心,不过自靖。古今慨欢之心,每以不得从祀天祥为祠为恨。况臣系鼎翁嫡孙,怀祖思忠,情用迫切!恭惟陛下仁复天地,智昭古今。节义忠孝,无不蒙褒录者,臣祖鼎翁颇励忠节,以数百年之未遇。岂有不待于今日也哉?
如蒙怜臣所奏,伏乞勅下本部,查大明一统志之所载,究先儒吴澄之所述。及学士李时勉之所传,原臣祖鼎翁与天祥许国之心,始终一节。果惬舆论之公,而非臣一人之私。行令所司,与时赏等一体从祀。则上昭朝廷恤忠之典。下不辜臣祖鼎翁死国之志。近则以慰人心,远则永垂典型。
臣不胜感戴陨越之至。为此具本,亲赍奏闻。”
这天嘉靖皇帝上朝时,见这王顒呈送上来一奏折。嘉靖皇帝接过一看,这奏折的标题是《奏请从祀文山庙疏》。见奏的是南宋安福人王炎午。太学上舍生。为宋朝文天祥举义兵,积极报名参军,又出谋划策。以父殁家居,文丞相被俘,写生祭文以速其死。后隐居不士等忠烈事迹。奏请圣上下旨,让其从祀文天祥祠堂内,与文天祥一道,享受世人拜祭。嘉靖皇帝看完后,龙颜大悦。道:以这等忠义忧国,坚秉民族气节的刚烈侠义之士,理当成为世人之楷模。而且应该早就从祀文庙内,受世代人祭祀了。当即御笔一挥,准奏不题。
于是在嘉靖十六年(1537),四月十六日,朝廷钦差奉旨行文,命将王炎午发灵牌位请入文天祥的祠堂中。行文如下:
“维,嘉靖十六年,岁次丁酉四月十六日甲戎,钦差提督学校江西等处,提刑按察司付使徐楷,遣庐陵(吉安)县知公翁博,谨以刚鬣柔毛之仪,昭告于:
宋大丞相信国文公神位前:惟公,精忠劲节,争光日月;纲常有赖,万世不灭;鼎翁同心,参佐义兵;速公慰公,生死有文;淹没几世,莫与褒祀,遭际圣明,特旨表异!肃日奉主,从公于庑;春秋一堂,俛俯千古!谨告。”
于是,王炎午这位忠烈义士,则堂而皇之地被请入文天祥的祀庙中。从此两个生死好友终于生为同事,死后同室,肝胆相照,万世不灭,为世世代代的人所敬仰!
明代礼部左侍郎(华亭人)孙承恩,和众多有识之士一样,对王炎午这位忠烈之士在他身后多年仍能从祀于文天祥庙而激动不已。人心大快,因而赋诗一首,其中写道:文山之祠高北斗,一堂配食还诸贤!论世当时谁遗失,介推不与从君绩?王子芳名耿不磨,有识固为斯文惜。”“独勤长疏献天子,一朝俎豆增其间。巍巍庙貌回生姿,寒泉蘋藻兴遐思。纲常允洁岂漫尔,表彰有待须明时。霸业雄图竟何赖?天理民彝正常在!因观盛事激予衷,一赋狂歌寄深慨!”他那发自肺腑的“狂歌”,正是表达了当时全国广大民众的一片心声和愿望。
在王炎午的家乡,他的后代为其建造的《宋忠义房祖炎午公祠》,大门上的那副对联写道:“父忠子孝一门节义足千秋,文山汶水两地肝胆昭万古”由此可见,王炎午的后裔对他们这位名流千古的祖先是多么地怀念和崇敬!又是感到多么的荣光和自豪!同时,也是对王炎午和文天祥两个当年肝胆相照的生死好友最真挚的赞美和敬仰!
王炎午的坟墓位于该村二里多地,距南山下不远的绿石湖边。坐南向北,历经多代人的修辑维护,整座墓基本保存完好。其高大的墓碑上镌刻有:“敕褒宋忠孝名贤王公讳炎午字鼎翁号梅边先生墓。”落款为:“赐进士第、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太学士纂修《大明会典》总裁、贵溪夏言顿首更题。”
1984年,安福县人民政府将该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福县人民政府曾经将王炎午的感人事迹编录于《安福县历代名人录》一书。
吉安市委宣传部(2009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安民间故事》一书,也已将王炎午的感人事迹编录于此书中。
王炎午这位先贤的忠烈正气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王建武/文稿  2014、4、28(南昌)
                       2014年12、26日终稿
Copyright © 2011-2015 庐陵王氏网 版权所有: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
办公地址 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中天宾馆一楼(位于吉州区鹭州东路28号,吉安市邮政局对面,附近有6、9、10路公交车站点)
联系电话 18079655915 庐陵王氏该公后裔QQ群 23612981 网站联系 王义和电话 18079655915
本网站资料仅供王氏宗亲寻根问祖、交流联谊、谱牒研究和文化传播,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如须转载敬请注明网站及作者!
Power by DedeCms chn-w.com赣ICP备12004828号-2|